鋼材:2025年07月28日—08月03日中國47港到港總量2622.4萬噸,環比增加302.7萬噸;中國45港到港總量2507.8萬噸,環比增加267.3萬噸;北方六港到港總量1253.1萬噸,環比增加95.8萬噸。8月5日訊,Mysteel統計中國47港進口鐵礦石庫存總量14310.97萬噸,環比周一增加29.24萬噸。周期內隨著港口鐵礦石到港量回升,卸貨入庫量增加致使港口庫存開始累庫,本期除沿江和華東庫存下滑外,其余地區港口庫存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上周后半周隨著臺風天氣影響減弱,鐵礦石船舶集中抵港,致使港口壓港環比有所趨嚴。8月4日訊,7月下旬,21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785萬噸,環比增加10萬噸,上升1.3%;比年初增加126萬噸,上升19.1%;比上年同期減少255萬噸,下降24.5%。7月下旬,分地區來看,七大區域鋼材社會庫存環比各有升降,其中西北、東北庫存環比繼續下降;華東庫存持平;其他地區均有所上升,其中華中為增量和升幅最大地區。2025年07月28日-08月03日Mysteel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3061.8萬噸,環比減少139.1萬噸。澳洲巴西鐵礦發運總量2532.2萬噸,環比減少223.7萬噸。澳洲發運量1780.2萬噸,環比減少79.4萬噸,其中澳洲發往中國的量1547.4萬噸,環比減少3.0萬噸。巴西發運量752.0萬噸,環比減少144.4萬噸。截至8月4日當周,本周城市總庫存量為772.67萬噸,較上周環比增加21.64萬噸(+2.88%),其中建筑鋼材庫存總量為411.24萬噸,較上周環比增加13.78萬噸(+3.47%)。8月4日訊,本周城市總庫存量為772.67萬噸,較上周環比增加21.64萬噸(+2.88%),包含38個城市,共計135個倉庫。本周建筑鋼材庫存總量為411.24萬噸,較上周環比增加13.78萬噸(+3.47%),包含30個城市,共計79個倉庫7月31日訊,據Mysteel,截至7月31日當周,螺紋鋼產量、表需由增轉降,廠庫連續第三周減少,社庫連續第三周增加。螺紋產量211.06萬噸,較上周減少0.9萬噸,降幅0.42%; 7月份鋼鐵行業PMI為50.5%,環比上升4.6個百分點,結束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態勢,重回擴張區間。據SMM調研,截止7月29日,全國50家主產建材的電爐鋼廠開工率為37.82%,環比上期上升2.08%;產能利用率為38.6%,環比上升1.56%;建材日均產量為8.59萬噸,環比上升0.35萬噸。7月31日Mysteel統計新口徑114家鋼廠進口燒結粉總庫存2830.69萬噸,環比上期增35.92萬噸。進口燒結粉總日耗115.7萬噸,環比上期增2.23萬噸。庫存消費比24.47,環比上期減0.16。原口徑64家鋼廠進口燒結粉總庫存1313.69萬噸,環比上期增20.51萬噸。進口燒結粉總日耗59.72萬噸,環比上期增0.65萬噸。燒結礦中平均使用進口礦配比86.55%,環比上期增0.03個百分點。鋼廠不含稅平均鐵水成本2286元/噸,環比上期增38元/噸。此外,新口徑114家鋼廠剔除長期停產樣本后不含稅鐵水成本2223元/噸,環比上期增50元/噸。30日調研結果顯示:本周唐山主流樣本鋼廠平均鐵水不含稅成本為2097元/噸,平均鋼坯含稅成本2843元/噸,周環比上調35元/噸,與7月30日當前普方坯出廠價格3180元/噸相比,鋼廠平均盈利337元/噸,周環比增加15元/噸。
銅:SMM 1#電解銅現貨對當月2508合約報升水130-升水200元/噸,均價報價升水16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升55元/噸;SMM1#電解銅價格79200~79370 元/噸。上周(7月18日-7月24日)SMM銅線纜企業開工率為70.83%,環比下降2.0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5.28個百分點,低于預期1.14個百分點。上周開工率下滑的核心原因是銅價上漲抑制了下游采購情緒,疊加行業進入淡季、訂單量減少,多數企業僅能依靠前期在手長單維持基礎開工。庫存層面也呈現同步調整:受銅價高企疊加線纜企業二季度旺季結束后回款較慢的影響,企業資金緊張導致原料采購意愿低迷,導致上周樣本企業原料庫存環比減少5.63%,錄得15090噸。同時,成品庫存方面隨著開工的下降上周成品庫存環比減少2.35%,錄得19540噸。7月電解銅行業的樣本開工率為88.19%,環比上升2.43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91.12%環比上升3.6個百分點,中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85.62%環比上升0.75個百分點,小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67.28%環比下降2.09個百分點。用銅精礦冶煉廠的開工率為92.3%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不用銅精礦(廢銅或陽極板)冶煉廠的開工率為68.5%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銅精礦港口庫存量已經降至年內新低,目前港口庫存僅為56.09萬噸。SMM根據各家排產情況,8月國內電解銅產量環比下降0.6萬噸降幅為0.51%,同比增加15.48萬噸升幅為15.27%。1-8月累計產量同比增加97.56萬噸升幅為12.26%。8月電解銅行業的樣本開工率為87.81%,環比下降0.38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90.71%環比下降0.41個百分點,中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85.49%環比下降0.13個百分點,小型冶煉廠的開工率為66.33%環比下降0.94個百分點。用銅精礦冶煉廠的開工率為92%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不用銅精礦(廢銅或陽極板)冶煉廠的開工率為67.5%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2025年7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半成品銅材征收50%的進口關稅,但對銅精礦、粗銅、精煉銅等上游原料產品給予豁免。受套利邏輯驅動而非真實需求導致的短期流入結束,后續電解銅的流向將重新回歸價格驅動與供需基本面邏輯。
鋁:2025年7月中國鋁棒產量為147.55萬噸,環比減少4%,同比增加2.25%;2025年7月運行產能1791萬噸;2025年7月產能利用率57.06%,環比下滑2.35個百分點;2025年7月建成產能3139萬噸。本周國內鋁下游加工龍頭企業開工率環比微降0.1個百分點至58.6%。分板塊看:原生合金在鋁水調配政策支撐下維持弱穩(54.0%),但受制于淡季需求疲軟、高鋁價負反饋及關稅不確定性三重壓力,實質性回暖需待政策與成本壓力緩解;鋁板帶(63.2%)因鋁價回落至20600元/噸附近刺激部分提貨,企業去庫計劃完成緩解庫存壓力,但限電限產開工率仍將低位運行;鋁線纜(61.8%)因電網交貨需求邊際回升,但企業訂單分化明顯,預計8月隨工程施工推進緩慢回暖;鋁型材(50.0%)受建筑終端低迷,工業材中光伏訂單支撐部分區域開工,整體淡季承壓;鋁箔(68.9%)受空調終端檢修計劃傳導及新能源購置稅政策影響,;再生鋁合金(53.1%)持續面臨原料短缺與利潤倒掛壓力。7月28日,國內主流消費地電解鋁錠庫存為53.30萬噸,較上周四(7月21日)增加2.3萬噸,環比上周一(7月25日)增加3.5萬噸。同比來看,較去年同期仍下降28.1萬噸,但較2023年同期已增加0.8萬噸。出庫方面,近一周主要消費地鋁錠周度出庫量為 9.25萬噸,環比大幅下降1.57萬噸。SMM調研顯示,7月(31天)全國鋁水棒總產量預計為 136.4萬噸,環比6月(30天)減少 10.1萬噸(降幅6.89%),開工率下降至 51.5%(環比降3.8%)。主要減產省份:廣西、青海降幅超 10%,山東、內蒙古、新疆、貴州、寧夏等降幅超 5%。7月下旬部分省份(如廣西)復產進度良好,帶動周度開工率小幅回升。鋁棒庫存:7月下旬國內鋁棒廠內庫存約為 11.50萬噸,環比上月同期增加 0.19萬噸,平均庫存天數持平(2.3天)。鋁價高位回落疊加前期減產影響,生產企業虧損加劇,但持貨商下調報價可控。7月25日數據顯示,國內鋁下游加工龍頭企業開工率為 58.7%,環比微降 0.1個百分點,同比去年下降 3.5個百分點。分板塊情況:原生合金:開工率54.0%,連續兩周持穩,受鋁水調配政策支撐,但面臨淡季需求疲軟、高鋁價壓制及關稅不確定性。鋁板帶:成品庫存高企,6月出口雙降,7月海外訂單疲軟,海內外需求雙弱。鋁線纜:受特高壓訂單開工邊際改善,但高鋁價壓制生產,8月隨新項目招標回暖。鋁型材:建筑型材需求清淡(地產低迷),工業型材受光伏訂單維持平穩。鋁箔:終端需求疲軟,出口下滑,疊加高溫假期臨近,行業低位運行。7月電解鋁運行產能維持高位,云南第二批置換項目投產推動開工率回升。鋁水比例回落至 74%(6月為75.8%),因終端需求走弱,青海、中原等地減產倒逼鑄錠增加。
工業硅:截至7月31日,華東421#(有機硅用)硅價格為10450元/噸,較上周持穩,華東421#硅價格為10150元/噸,本周價格下調200元/噸。本周山東單體企業DMC報價12300元/噸,報價較上周持穩。本周國內其他單體企業DMC封盤,暫不報價,因此市場主流成交重心維持在12300元/噸左右。供應方面,山東事故單體廠未涉事的裝置,上周末開始慢慢正常運行,涉事的裝置部分需要整修重建,完成時間待定。有機硅二甲基硅油常規粘度價格在14000-14800元/噸,較上周持穩,實際成交普遍貼近下限區間。盡管上周市場價格拉漲后,部分中下游企業有進場采購,但采購量仍表現為按需,并未出現大規模補庫現象,
目前有機硅107膠常規粘度價格區間12500-13000元/噸,較上周持穩,實際成交普遍貼近下限區間。本周有機硅生膠價格為12800-13300元/噸。
碳酸鋰:SMM電池級碳酸鋰指數價格71127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上漲102元/噸;電池級碳酸鋰6.97-7.3萬元/噸,均價7.135萬元/噸,與上一工作日持平;工業級碳酸鋰6.865-6.985萬元/噸,均價6.925萬元/噸,與上一工作日持平。
本周,鋰礦價格下降。海外礦山持續挺價,捂貨不出;下游需求方能接受的礦價跟隨碳酸鋰期現貨價格持續走低。市場上,因價格下行致使下游詢價、采貨意愿有一定好轉。另外,近期個別澳洲礦山年報披露,產量指引略有增加。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從周初的7.39萬元/噸回落至7.2萬元/噸,周度跌幅達2.6%;工業級碳酸鋰均價則由7.17萬元/噸降至6.99萬元/噸,周內下跌2.5%。在大宗商品普跌的聯動效應下。下游詢價行為活躍,以剛性需求為主。值得注意的是,江西地區礦山動態仍是影響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雖然目前相關礦山仍維持正常生產,但政策面的不確定性持續壓制市場風險偏好。氫氧化鋰價格環比上周持續上抬。近期,上游挺價不出貨,散單報價折扣持續高位,下游近期有部分散單需求,詢價、采貨意愿增強,不斷有小批量較高價位散單成交。本周電解鈷價格持續上漲。供給端方面,冶煉企業受生產成本持續抬升影響,上調出廠價。國內盤面價格上漲,貿易商報價跟漲。需求端方面,當前電解鈷社會庫存依舊偏高,大部分下游廠商仍維持剛需采買節奏。部分貿易商反映報價上漲過快,下游詢價情緒有所減弱,在買貨時也更加謹慎。本周硫酸鈷現貨價格小幅上漲。供給端方面,受生產成本持續抬升影響,冶煉廠新貨報價維持在5.0~5.3萬元/噸,部分企業報價進一步上漲到5.3萬元/噸上方;貿易商持看漲情緒,暫緩報價。當前氯化鈷市場報價區間為6.3-6.4萬元/噸,但實際成交表現冷淡。供應端,生產企業代工比例持續攀升,目前占比已超60%。需求端,下游客戶采購高度依賴上游代加工及長協訂單,現貨市場(零單)交易較為有限。四氧化三鈷報價持穩于21.0-21.3萬元/噸區間,周度成交活躍度環比提升。SMM電池級硫酸鎳指數價格為27127/噸,電池級硫酸鎳的報價區間為27130-27610元/噸,均價較上周略有上漲。4.4V鈷酸鋰主流報價約22.0萬元/噸。成本端呈現分化態勢:四氧化三鈷價格持穩,而電池級碳酸鋰波動加劇,但其成本傳導至正極材料存在滯后效應。供應端延續謹慎策略,正極廠嚴格執行以銷定產,庫存維持在低位水平;需求端則受終端市場拉動呈現增長。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價格保持穩定運行。需求端呈現積極變化,受車企備貨及小儲需求提升的雙重帶動,電芯企業近期生產節奏明顯加快,對主材負極的需求隨之向好;成本端則有原料價格小幅上漲。隔膜價格整體持穩,細分品類報價如下:濕法基膜:5μm報1.35元/㎡,7μm報0.76元/㎡,9μm報0.74元/㎡;干法基膜:12μm報0.45元/㎡,16μm報0.44元/㎡。供應端受制于產能釋放周期延長及存量產能消化緩慢,市場持續處于供給過剩狀態;需求端呈現結構性差異:動力電池領域需求弱,儲能領域需求增長,兩者正負相抵推動行業總需求環比微增。
豆粕
8月5日,生意社豆粕基準價為3016.00元/噸,與本月初(2984.00元/噸)相比,上漲了1.07%。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6月我國進口大豆數量1226.4萬噸,環比減少11.9%,同比上升10.35%,截止6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4937.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累計進口量增加1.83%。
進口大豆到國內港口C&F報價。
單位:美元/噸
類別 | 價格類型 | 7月30日 | 7月29日 | 7月28日 | 7月25日 | 7月24日 |
美灣大豆 (8月船期) | C&F價格 | 460 | 455 | 457 | 459 | 459 |
美西大豆 (8月船期) | C&F價格 | 455 | 450 | 452 | 454 | 454 |
巴西大豆 (9月船期) | C&F價格 | 469 | 468 | 471 | 473 | 471 |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消息:監測顯示,截至8月1日當周,國內主要油廠大豆壓榨量225萬噸,周環比增加2萬噸,月環比下降8萬噸,同比上升18萬噸,較過去三年同期均值上升36萬噸。預計本周油廠開機率仍維持高位,壓榨量在220萬噸左右。7份進口大豆集中到港,油廠開機率維持高位,國內主要油廠大豆壓榨量 1010 萬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增長14.59%。8 月進口大豆供應充足,疊加近期油廠大豆壓榨利潤有所回升。
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7月大豆供需報告: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種植面積預期8340萬英畝,6月預期為8350萬英畝,環比減少10萬英畝;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收獲面積預期8250萬英畝,6月預期為8270萬英畝,環比減少20萬英畝;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單產預期52.5蒲式耳/英畝,6月預期為52.5蒲式耳/英畝,環比持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產量預期43.35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43.4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05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總供應量預期47.05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47.1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05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壓榨量預期25.4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24.9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5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出口量預期17.45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18.15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70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總消耗量預期43.95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44.15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20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期3.1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2.95億蒲式耳,環比增加0.15億蒲式耳。
美大豆周度出口報告:截至2025年7月24日當周,美國2024/25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349,200噸,顯著高于上周,較四周均值增長4%。美國農業部出口檢驗報告顯示,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超出市場預期,較一周前增長43%,較去年同期增長130%。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一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612,539噸,上周為修正后的427,734噸,去年同期為266,883噸。
西外貿秘書處(SECEX)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迄今巴西大豆出口步伐加快,高于去年同期。7月1至25日,巴西大豆出口量為1044.7萬噸,一周前為743.7萬噸,去年7月份全月為1125萬噸。7月份迄今日均出口量為549,851噸,同比增長12.4%,上周是同比增長8.6%。7月份迄今大豆出口收入為42.9億美元,去年7月為49.6億美元。7月份迄今大豆出口均價為每噸410.5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6.9%。
玉米
8月5日,生意社玉米基準價為2328.57元/噸,與本月初(2332.86元/噸)相比,下降了0.18%。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5月我國進口玉米19萬噸,環比增長5.6%,同比減幅81.61%。2025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63萬噸,同比減幅97.3%。
據Mysteel農產品調研顯示,截至2025年7月25日,北方四港玉米庫存共計210.6萬噸,周環比減少10.3萬噸;當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計39.3萬噸,周環比增加5.30萬噸。 截至2025年7月25日,廣東港內貿玉米庫存共計88.2萬噸,較上周減少5.80萬噸;外貿庫存0.7萬噸,較上周減少0.30萬噸;進口高粱47.8萬噸,較上周減少0.30萬噸;進口大麥33.9萬噸,較上周減少5.60萬噸。
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6月玉米供需報告: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種植面積預期9520萬英畝,6月預期為9530萬英畝,環比減少10萬英畝;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收獲面積預期8680萬英畝,6月預期為8740萬英畝,環比減少60萬英畝;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單產預期181蒲式耳/英畝,6月預期為181蒲式耳/英畝,環比持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產量預期157.05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158.2億蒲式耳,環比減少1.15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總供應量預期170.7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172.1億蒲式耳,環比減少1.4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總消耗量預期154.1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154.6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5億蒲式耳;
7月美國2025/2026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期16.6億蒲式耳,6月預期為17.5億蒲式耳,環比減少0.9億蒲式耳。
據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截至2025年7月24日當周,2024/25年度美國玉米凈銷量為340,900噸,較上周減少47%,較四周均值減少46%。
國農業部出口檢驗周報顯示,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位于預期范圍低端,比一周前減少21%,比去年同期降低5%。截至2025年7月31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1,207,642噸,上周為修正后的1,532,153噸,去年同期為1,272,227噸。
巴西外貿秘書處(Secex)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迄今巴西玉米出口步伐仍低于去年同期。7月1-18日,巴西玉米出口量為338,426噸,去年7月份全月為355.4萬噸。7月份迄今日均出口量為37,603噸,同比減少75.7%。7月份迄今玉米出口金額達到7380萬美元,2024年7月全月為7億美元。7月份迄今玉米出口均價為218.1美元/噸,比去年同期的197.2美元/噸上漲10.6%。
烏克蘭農業部周五表示,截至7月31日,烏克蘭已收獲442.4萬公頃谷物(含豆類作物),相當于計劃面積的39%;收獲產量1547.4萬噸,平均單產每公頃3.5噸。作為對比,去年同期烏克蘭已收獲610.6萬公頃谷物(占比55%),產量2529萬噸,平均單產為每公頃4.14噸。
據巴西農業部下屬的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截至8月2日,巴西一茬玉米收割率為99.8%,上周為99.3%,去年同期為99.8%,五年均值為99.8%;二茬玉米收割率為75.2%,上周為66.1%,去年同期為91.3%,五年均值為77.6%。
原油
截至8月1日當周,美國API原油庫存 -423.3萬桶,預期-184.5萬桶,前值153.9萬桶;API投產原油量 7.6萬桶/日,前值33.6萬桶/日;API汽油庫存 -86.4萬桶,預期-114.7萬桶,前值-173.9萬桶;API精煉油庫存 157.2萬桶,預期107.4萬桶,前值418.9萬桶;API庫欣原油庫存 165.7萬桶,前值46.5萬桶;API原油進口 -13.6萬桶,前值11.1萬桶。
8月4日消息,7月歐佩克的原油產量保持穩定,因沙特減產部分抵消了阿聯酋進一步增產的影響,歐佩克7月平均日產量為2831萬桶,與前月基本持平。沙特減產22萬桶/日,至953萬桶/日,部分抵消了6月份為在以色列與伊朗沖突期間將供應轉移出該地區而實施的增產幅度。而阿聯酋7月份將石油日產量提高了10萬桶,至350萬桶。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3日發表聲明說,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中的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9月日均增產54.7萬桶。7月31日澳新銀行分析師表示,歐佩克+在向市場增加石油供應方面的時間窗口有限,因為需求增長依然乏力,美國的汽油消費也顯示出放緩的跡象。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若“未來10天內”俄羅斯未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實質進展,將對其實施新一輪關稅及其他經濟措施。歐佩克+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重申完全遵守配額的重要性,將于10月1日舉行下一次JMMC會議。美國至7月25日當周石油鉆井總數415口,前值422口;當周天然氣鉆井總數122口,前值117口。7月24日訊,中國石化發布2025年上半年生產經營數據,上半年原油產量初步數據1.4億桶,同比下降0.3%;天然氣產量初步數據7,362.8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5.1%。
PTA
8月5日,生意社PTA參考價為4765,與8月1日(4821.25)相比,下降了1.17%。7月以來,PTA加工費處于低位,當前PTA生產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開工負荷維持高位,供應保持穩定。但下游聚酯行業進入淡季,虧損持續加劇,開工負荷不斷下降,導致PTA需求減弱。8月5日逸盛石化PTA美金價下調4至597美元/噸;華東一套120萬噸PTA裝置重啟準備中,其150萬噸PTA裝置預計近期停車檢修,具體恢復時間待跟蹤。8月4日-8月10日,張家港到貨數量約為5.3萬噸,太倉碼頭到貨數量約為6.9萬噸,寧波到貨數量約為1.6萬噸,上海到貨數量約為0萬噸,主港計劃到貨總數約為13.8萬噸。截至7月31日當周,本周PTA工廠庫存在3.82天,較上周-0.17天,較去年同期+0.29天,整體來看,國內主流大廠降負,供應端小幅萎縮,本周PTA工廠庫存小幅去化;聚酯工廠PTA原料庫存在7天,較上周+0.05天,較去年同期-2.06。庫存方面,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PTA社會庫存約221.6萬噸,較上周漲1.2萬噸。PTA工廠裝置重啟疊加新裝置投產,供應量大幅增加;然聚酯開工部分裝置停車,需求量出現下降。截止2025年7月30日當周,中國PTA平均加工區間:205.68元/噸,環比-15.36%,同比-50.61%。
純堿
8月5日,華北地區輕質純堿價格在1270-1320元/噸,重質純堿價格在1270-1370元/噸;華南地區輕質純堿價格在1390-1470元/噸,重質純堿價格在1310-1420元/噸。7月28日國內純堿裝置開工率為75.66%,環比7月25日下降5.37%。截至2025年8月4日,本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185.18萬噸,較上周四增加5.60萬噸,漲幅3.12%。其中,輕質純堿70.90萬噸,環比增加1.60萬噸,重質純堿114.28萬環比增加4萬噸。純堿廠家周度產量69.98萬噸,環比減少2.4萬噸;氨堿企業平均生產利潤57.1元/噸,聯堿企業平均生產利潤106.5元/噸(雙噸)。下游浮法玻璃開工率提升,光伏玻璃繼續減量。截至8月1日,2.0mm鍍膜玻璃主流成交10.5 -11元/平方米,環比上調2.38%。3.2mm鍍膜玻璃主流成交18.5-19元/平方米,環比上調1.35%。據隆眾資訊,截至7月17日,純堿綜合產能利用率84.10%,環比增加2.78%。其中氨堿產能利用率87.70%,環比增加5.13%,聯產產能利用率73.93%,環比增加3.60%。15家年產能百萬噸及以上規模企業整體產能利用率85.18%,環比增加1.45%。
玻璃
截至8月4日,5mm大板華北市場報價下調50元/噸至1190元/噸,多數廠家報價松動1-2元/重量箱,廠家接單趨于靈活,出貨節奏明顯放緩;東北市場個別廠家報價下調,新單成交表現一般,下游采購普遍保持謹慎觀望態度;華東市場報價下調20元/噸至1290元/噸。下游加工廠多以消化現有庫存為主,廠家接單表現一般;華東市場價格整體持穩,個別廠家對于舊貨存在2-3元/重量箱的優惠政策;其他區域仍以穩價出貨為主,各企業實際出貨情況存在差異。截至7月31日,浮法玻璃行業開工率為75%,與24日持平;產能利用率續增0.3個百分點至79.78%,創年內新高;日熔量環比增加0.38%至15.96萬噸;全國浮法玻璃產量111.52萬噸,環比增加0.64%,同比下降6.37%;當周玻璃企業庫存錄得5949.9萬重箱,較上一周減少239.7萬重箱,減少幅度達3.87%。據玻多多,7月31日,國內5mm大板東北市場報1170元/噸,華東市場報1310元/噸,上調40元/噸,華南市場報1320元/噸,華中市場報1230元/噸,上調60元/噸。7月29日,國內浮法玻璃市場均價1236元/噸,日環比漲17元/噸,行業日熔量提升至15.96萬噸。截至7月25日,國內光伏玻璃企業庫存天數大幅下降,目前庫存水位臨近30天,較月初下降4天左右。據mysteel數據,當前全國浮法+光伏合計日熔量24.98萬噸,同比下降12.55%。據隆眾資訊,7月31日,浮法玻璃企業生產情況連續7周改善,本周僅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潤仍為負,不過環比收窄16.1元至-152.27元/噸;以煤制氣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潤137.78元/噸,環比增加10.85元/噸;以石油焦為燃料的浮法玻璃周均利潤驟增82.14元至135.57元/噸。 截止7月31日當周,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5949.9萬重箱,連降6周創半年新低,環比降239.7萬重箱或3.87%,同比減少13.88%。
苯乙烯
據隆眾資訊,截至7月31日當周,中國苯乙烯工廠整體產量在36.15萬噸,環比增加0.04萬噸,增幅為0.11%;工廠產能利用率為78.92%,環比增加0.08%。本周,國內苯乙烯工廠暫無新增開停車,華東個別裝置的負荷調整,導致整體產量有小幅增加。從下游三大領域(EPS、PS和ABS)的生產情況來看,截至7月31日當周,EPS的產能利用率為54.25%,環比下降0.96%;PS的產能利用率為53.3%,環比增長1.7%;ABS的產能利用率為65.9%,環比減少0.92%。此外,UPR的產能利用率為29%,環比增加1%;丁苯橡膠的開工率為73.42%,環比下降0.38%。7月29日,江蘇現貨高端成交7600元/噸,低端7410元/噸,價差190元/噸。據隆眾資訊,截至7月28日,江蘇苯乙烯港口樣本庫存總量16.4萬噸,較上周期增加1.33萬噸,幅度+8.83%。商品量庫存在6.75萬噸,較上周期增加1.13萬噸,幅度+20.11%。截至2025年7月21日,江蘇苯乙烯港口樣本庫存總量:15.07萬噸,較上周期增加1.22萬噸,幅度+8.81%。商品量庫存在5.62萬噸,較上周期增加1.12萬噸,幅度+24.89%。截至2025年8月4日,江蘇純苯港口樣本商業庫存總量:16.3萬噸,較上期庫存17.0萬噸去庫0.7萬噸,環比下降4.12%;較去年同期庫存3.5萬噸上升12.8萬噸,同比上升365.71%。7月28日-8月4日,不完全統計到貨約1.8萬噸,提貨約2.5萬噸。周期內,所統計庫區中,2個庫區下降,5個庫區持穩。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意見不構成對具體證券期貨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投資建議。以上信息、意見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投資者應當對以上信息和意見進行評估,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